发布时间:2018-04-12 09:36
“红米饭那个南瓜汤罗嘿罗嘿,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嘿罗嘿,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罗嘿罗嘿,嘿!餐餐味道香、味道香,嘿罗嘿......” 嘹亮的歌声,在井冈山上飘扬。4月11日,公司72名党员领导干部来到茅坪、黄洋界、小井等革命旧址。大家身着红军服,走在“行军路上”,一路追忆历史的脉络,感受历史的心跳,接受革命的洗礼,缅怀革命先烈,感悟“井冈山精神”的真谛。
“坚定执着追信念”——茅坪,一个被赋予了时代意义的地方。在这里召开了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,面对质疑和信念的动摇,毛主席用铿锵有力的语言回答了"红旗到底能打多久?"的疑问,研究制定了对敌斗争的政策,为井冈山斗争进入全胜时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小井医院
“艰苦奋斗攻难关”——小井红军医院,是一座黑色的两层小楼,在翠绿的山坳里显得格外的突兀,但也彰显了它作为我军第一所正规医院的非凡历史意义。当年这里被称为“红光医院”,由于条件极差,医生很少,药品奇缺,这里的伤员们用坚定的革命信念,崇高的品德抒写下了一个个伟大的故事,也让我们记住了一名优秀的女共产党员—曾志。
博物馆
“坚持学习勇探索”——井冈山革命博物馆,这里全面记录了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历史,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立,无不凝聚着革命先烈们的学习智慧和开拓创新、奋发向前的信心和勇气,井冈山精神那种跨越时空的力量让“努力学习、勇于探索”的信念深深扎根在场每一名学员的心中。
八角楼
“实事求是闯新路”——八角楼,是学员们此次红色之旅期待值最高的地方,小学课本中《八角楼的灯光》勾起了在场学员们的记忆,毛主席在昏暗灯光中,写下了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、《井冈山的斗争》两篇光辉著作,点燃了革命的火种,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。
黄洋界
“依靠群众求胜利”——黄洋界,毛主席的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中:“敌军围困万千重,我自岿然不动。早已森严壁垒,更加众志成城。”言简意赅的描绘了当时激烈的战况和军民上下一心的力量。当年黄洋界保卫战,依靠战前充分的准备、战时得力的指挥、人民和党心连心的团结,在将近3个营的兵力悬殊下,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,胜利的保卫了井冈山战略基地。在场的学员们无不为之肃然起敬,也更加明白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”的深意。
通过一天的学习,学员们对“坚定执着追理想、实事求是创新路、艰苦奋斗攻难关、依靠群众求胜利”这28字井冈山精神有了新的领悟,“红色基因”的力量正逐步在学员们的身体中蔓延开来…(杨捷茹)
分享到